刘备的性格和荀贞有点像,平时话不多,尤不喜说废话,并也是喜怒不形於色。除了性格之外,他昔日在涿县的经历和荀贞早年也有点像。荀贞在西乡,克己下士,招揽豪杰,他在涿县也是“善下人,好结交豪侠”。又除了性格、经历外,在读书这块儿,他和荀贞也较像,他“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而荀贞虽然“乐”读书,可天资有限,与荀悦、荀彧、荀攸比起来,学问差得远,所以平时与人闲谈很少会主动说经籍。两人都不谈经籍,荀贞对狗马、音乐、美衣服没甚兴趣,话题不知不觉就说到了各自在家乡时招揽豪杰、与轻侠交往的故事。
起初,刘备还带点刻意的意思,荀贞也有点刻意的味道,但说着说着,俩人就说到一块儿去了,不时欢笑。
过了清河,前行不远就是广宗城池。董卓在前引路,领着皇甫嵩等来到他的中军。
董卓久在西州,和西凉羌人的关系很好,部众里多有羌胡。这些羌人披发左衽,发式衣着与汉兵不同,成堆的聚在一块儿。有的正在就着火堆烤肉,肉还没熟便血淋淋地从箭柄上取下,以刀割之,血流满手,顺着指头缝往下淌,而割肉的羌人却丝毫不嫌,拿起来就往嘴里塞,一边大嚼,一边提起奶囊往嘴里倒奶。荀贞等人看到,有没有去过西州的将校下意识地打个哆嗦,差点吐出来,忙以手掩嘴,转眼不看,有的将校轻笑一声,意甚轻蔑,低声说道:"真是野人。"
看到董卓来到,这些羌人纷纷站起,说着荀贞等听不懂的语言,热情而谦卑地向董卓行礼。
董卓挺着肚子,指着皇甫嵩,用羌话说了几句,周近的羌人们举起刀剑,大声呼喝。
董卓转首,笑与皇甫嵩说道:“将军,他们在欢迎你。”
皇甫嵩也是凉州人,懂羌语,不必董卓说,他也知这些羌人在呼喊些什么,面带微笑,立在董卓身边,举起手示意羌人们安静下来,也用羌话说了几句。不知他说了句什么,这些羌人们放声大笑。与董卓相比,皇甫嵩和这些羌人们并不熟,但皇甫氏的威名不但董卓从小闻之,这些羌人也是从小闻之。从皇甫嵩的曾祖皇甫棱起,皇甫氏两任度辽将军,一任扶风都尉,这两个武职都是针对少数民族的,尤其皇甫嵩的从父皇甫规,勇武善战,剿抚并用,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威震西羌,“先零诸种羌慕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要论在羌人里旧有的威望,董卓远不如皇甫氏。
见眼前的这些异族羌种为皇甫嵩的一句话而欢呼大笑,荀贞、刘备相顾对视,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对方的心思,这心思却与在东郡时潘璋因见荀贞之英武而说出的那句话一样:英雄当如是!
潘璋艳羡荀贞之英武,荀贞与刘备艳羡皇甫嵩的威名。荀贞嘴角带笑,盯着刘备的眼看了片刻,直到刘备因受不住而转开视线,他这才把目光重投放到皇甫嵩的身上。
注视着皇甫嵩,他心中却想道:“刘备年已二十余,现在尚是白身,就世家大族的弟子而言,就算他现在出仕也算是晚的了,而方才与他一路言谈,他虽起初似因卢植之离开而略有灰心之意,但却很快就又振作精神,与我侃侃而谈,这会儿见皇甫将军威名赫赫,他的眼中更又透出狂热光芒,如此顽强坚韧,又能善下人,招揽英雄,难怪孟德对他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
前世读三国,荀贞最喜欢的是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最佩服的是刘备。
自古成大事者大多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坚韧不拔,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丧气。上下五千年多少英雄豪杰,如果只论坚韧,刘备不排在前三也得排在前五,如丧家之犬地东奔西走了二十年却百折不饶,始终不肯放弃,不肯为人下,最终成就大业。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