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2 / 2)

十八小荒境,东山三个,南山二个,西山四个,北山二个,剩余的七个之中有一个已经确定在大荒的手中,只不过是在总阁这里。

唐时曾经问过是非一句话:为什么大荒这样强悍的实力,只拥有一个小荒境?

那个时候是非回答:贵精不贵多。

大荒握着的小荒境,自然跟普通的小荒境不一样。

除去大荒手里的这一个,便只有六个,小子自在天有两个,只不过一个还没找到钥匙;至于蓬莱仙岛和天隼浮岛的手里握着几个,当时的是非是不清楚的,可大荒这边的情报却很准。蓬莱仙岛三个,天隼浮岛一个。

小荒四山的小荒境都不是等级太高的,也寻不到什么重宝,许许多多次小荒十八境之会后,里面能找到的好东西也越来越少。

可是别的小荒境不一样,尤其是这一次——

是非拿出来的小荒境,是从来没有人进去过的。

谁人不想去看看这里面有怎样的重宝?

汤涯也很好奇。

是非有这样大的魄力,可以说是已经牺牲掉小自在天的一些利益了,从中便可以窥见他建阁的决心了。

到达总阁的时候,汤涯遇到了许许多多的熟人。

天算长老已经算是冬闲大士的代言人了,自打登仙失败之后,冬闲大士出现的频率便更低了,很多时候都见不到他的人。不过他原先也很神秘便是了,这样的高人一向不怎么喜欢露面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了。

再次看到是非的时候,他修为已经在归虚期了,汤涯看到之后只觉得压力很大。

不过他也很清楚,小自在天出了这样大的变故,不可能不为是非地留下任何依仗。佛门有灌顶之法,能够让人顿悟,先是提高佛法领悟,之后便能提升修为,普通人喜欢将忽然之间从某些言语或者人事上受到启发而明白了什么事情,称之为“醍醐灌顶”,便是出自佛门的经典。

而今是非修为的飙升,已经无法用别的理由来解释了。

只是这些事情大家心里知道便可以,都不会说出来。

众人在圆桌这边坐下来,是非也打了个稽首坐下,天算长老坐在最前面,便将此次的事情细说了一遍。

小自在天建阁之事的风声,早已经传了出来,十二阁过来的诸位层主也已经有了准备,他们本身是奔着是非拿出来的小荒境过来的,这个时候旁的话不想听,只想知道小荒境相关。

只不过想要知道小荒境的情况,还要先谈条件。

是非很干脆,小自在天出小荒境,大荒十二阁允许他们建阁。

——似乎是很简单的,只是衡量一下,并非那么容易。

小荒境固然诱人,可放小自在天建阁,便面临着长远利益的流失。

大荒十二阁没有几个是蠢笨人,即便是有小荒境诱惑在前,也不大愿意答应。

谈判很快陷入僵局,不过天算长老知道冬闲大士是答应过是非的,如今卡在这里难免让人拿住冬闲大士的话柄,即便是做做样子,也必须给小自在天一个建阁的机会,他要促成这一场谈判的妥协。

所以天算长老说话了,他说的话不多,可是却代替是非,将小自在天的底牌翻了起来。

“这一个小荒境,名为世外桃源。”

安静。

安静极了。

所有知道这一境的人,几乎都没说出话来。

过了许久,汤涯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干涩地问道:“是……当初枯叶禅师从半轮月里起出来的那一境吗?”

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只是很少有人愿意相信。

小自在天手里有两境,有一境有钥匙,有一境没钥匙。不过旁人不知道——枯叶禅师当初与邪魔大战于东海之畔,只意外进入了半轮月之中,又得到了这一个小荒境,从此便有了第十八个小荒境,可这个境是不是“世外桃源”一直没得到证实,而今却……

如果是这一境的话,大荒十二阁,绝对是能够让步的。

可他们……

毕竟这件事是有风险的。

藏阁乃是比较市侩的,所以在这种谈判的时候,汤涯说出来的话总是深得人心:“这一境真是世外桃源境?若真是,小自在天凭什么交出它来?你们舍得吗?又要如何证明这一境是真的世外桃源境?”

一系列的问题抛了出来,是非的回答却是不紧不慢的。

“若枯叶禅师当年不曾诓骗我小自在天佛修,这一境便是世外桃源。小自在天困顿之局,身外之物皆可舍弃,若要证明——只须派人进入该境,是与不是,自有定论。”

世外桃源境,据说是上界仙人留下的。

与青鸟仙宫这样从上界降临下来的不同,如果是小荒境的话,是可以随时开启和进入的,只要有钥匙什么都好说。一个稳定的小荒境的持续价值,可比六十甲子出现一次的青鸟仙宫大多了。如何权衡利弊,他们很清楚。

这一场谈判,经历了两天,最终的结果是小自在天和大荒各退让一步。

若小荒境是真,是非给出世外桃源,而大荒十二阁也给一个建阁的机会。

对双方来说,这都是冒险。

是非若是要建阁,首先要取得十二天阁印,那是每一个大荒阁控制整个扇区的关键,就像是宝库的钥匙,若是落到陌生人手中,谁知道对方知不知道开启的方式?

一场豪赌——

为了保证公平,十二阁挑选第一层之中的修士若干,同是非一道进入世外桃源境验证真假,顺便可以探索一番。

出来之后,则是小荒十二阁以是非和他带着的人的修为等级为标准,设置擂台关卡,过了便直接将本阁的天阁印给是非,同时是非能从该阁之中挑选人来继续走擂。

方法肯定存在危险和机遇,只不过双方已经做过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