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节(2 / 2)

南北杂货 报纸糊墙 2641 字 1个月前

那随从与他说:“那边还有好些,至少能装四五车,罗县令还道,往后我们在常乐县这一带修路,若是不够钱帛便来与他说。”

丁朝议听闻了,匆匆穿上鞋子下了炕,往县衙那边去了,见了罗用,便与他拱手行礼:“今日得足下慷慨解囊,丁某没齿难忘。”

罗用连忙伸手去扶:“先生修路非是为了自家,又何需与我道谢。”

第342章 展翅

因这捐赠一事,丁朝议对罗用的印象就很好,在他看来,像罗用这种被人排挤出京,在这种边陲小县当了县官的人,不对朝廷心怀不满便已十分难得。

如今观罗用此番行事,心胸着实开阔,虽非是士族出身,却也是一个难得的品格高尚之人,比起朝中某些尸位素餐之辈,不知强了多少。

又两日,丁朝议等人要离开常乐县去往敦煌城,罗用一路将他们送到城外,看着这一行人在空旷寂寥的戈壁荒滩上渐行渐远,直到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了,这才拍了拍五对,让它掉头回城。

“昂嗯昂嗯……”五对这几年在常乐县过得很是逍遥,几乎都要成了野驴。

“下回再见着丁朝议这些人,你对他们态度好些,丁朝议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罗用坐在驴背上给这头野驴上课。

“诺。”跟随在他身后的两名差役齐声应道。

“……”罗用笑了笑,却也没说什么。

乔俊林今日没有跟罗用一起出来,他现在每天都在常乐书院上课,没什么大事罗用也不让人去打扰他,原本这二十出头的年纪,也是正当应该学习的时候。

他二人这几年同吃同住,再加上乔俊林原本便是一个颇为敏锐之人,罗用身上的秘密,怕是早已被他猜得七七八八,只是不曾说破。

今年春里,他二人从长安城出来,去往那终南山的路上,罗用终于也对他说了一点自己的事情。

“……在我曾经看到过一个繁华自由的世界,那里的年轻人若是想要出人头地,绝非只有出仕一途,你且安心学习吧,待到他日学有所成,你眼前的这个世界,也将变成另外一番模样。”

这是罗用对乔俊林的承诺,也是他对自己的人生方向的再一次明确。

即是身怀重宝,何不干脆抛开那诸多顾虑,轰轰烈烈去干一番大事业。

人生最长不过百余载,与其庸碌百年,不若迸发光芒,哪怕只是那短短的一瞬,见过这光芒的人不会遗忘,他们的生命也会被这光芒照亮。

罗用几人往那城门的方向行去,在他们走过的水泥路边上,这时候正静静地躺着两条木轨。

这两条木轨现如今已经修出去颇远一段距离,施工队也分成两个队伍,一队继续从常乐往晋昌方向铺设木轨,另一队则从晋昌那边往常乐县修过来,待到两个队伍汇合之日,这两条木轨便竣工了。

这一次伊州刺史等人过来,也是交待了这些正在铺路的官吏匠人们,令他们尽快铺完这一段路,早日回往伊州。

到时候从伊州到晋昌这段轨道,他们会从伊州那边开始动工,并且投入更多人力物力,直接在伊州那边加工木材,然后再利用前面铺设好的木轨将材料运往前线施工,如此一来,这条路必定可以铺得很快。

待到这条木轨通了以后,从常乐晋昌这一带去往伊州,无论是商贾往来还是货物运输,都会比从前方便快捷许多。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交通在眼下这个时代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现在有如此经济便捷的交通方式横空出世,罗用不相信别的地方不会模仿,这条从他们常乐县延伸出去的木轨道,早晚有一日能通往张掖凉州等地,甚至通往都城长安。

不日,瓜州这边的消息传到长安城中,李世民不仅收到一份详细讲述木轨道与木轨马车的文书,他甚至还收到了一个简易模型,虽没花费许多时日,做工却并不比罗用送给伊州刺史那一个粗糙。

这位大唐皇帝仔细看过文书,又将那模型研究一番之后,独自一人静坐良久……

过了好一会儿,他指了指桌面上那两样东西,对他身边默然而立的一个寺人言道:

“这只鹰隼,终于要张开翅膀了。”

第343章 进城做工

“阿耶……”

在距离常乐县城不远处的一个小村,这一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对着自家阿耶欲言又止。

“作甚?”他那阿耶看起来年岁颇长,这时候正坐在自家门前,用红柳枝条编着箩筐。

他的双手黝黑粗糙,布满了伤痕和老茧,动作却颇灵敏,编出来的箩筐也很细致。

从前在他们这片地方,这样的箩筐价钱颇贱,愿买的人也少,自打从常乐县通往晋昌城的那条木头轨道通了以后,这两地之间的商贾往来渐渐地便十分兴盛起来。

像这么大的箩筐,拿去常乐县城,一个能卖一文钱,他一日能编三四个,若是都卖出去,便能得个三四文,农闲时节摆弄摆弄,给家里添些进项也是好的,这活计比磨针轻省些,不费眼睛。

“阿耶……”他那小儿子又唤。

“你就说甚事。”今日这都叫了第几回了,老汉都有几分不耐烦了。

“……”他那儿子嗫嚅半晌,终于还是说了:“我想去城里那个造车行做工。”

听闻像他这样的大小伙子,去了常乐县城那个造车行,即便只是做些最寻常的体力活,每日也能得个两三文,还能管吃管住,若能学些手艺,那待遇可就高了去了,就跟针坊里头那些个匠人一般,这城里城外的,多少人眼红艳羡。

只是一旦成了匠人,将来若是入了工籍,那便再也不是农户了,在眼下这个年代,匠人的社会地位要比农户低些。

“你要去便去,磨蹭什么。”没想到他阿耶竟然如此说道。

“阿耶?”少年人很是吃惊,他阿耶难道就不担心自己将来成了匠人吗?

“那县令又不曾说过要把那些在作坊里做工的都改成匠人户籍,你着慌什么,想去便去,瞅着风向不对你便回来。”这老汉倒是看得很开。

“这罗县令自然是个好的,只是将来若是换了别个来当县令,强要将我的户籍换成工籍可如何是好?”少年郎见自家阿耶今日这般好说话,于是便把自己心中的苦恼一股脑儿都说了出来。

“那你不会跑。”老汉对自家傻儿子说道:“那长城才多高,你个大小伙子,莫非还怕翻不过去?”

“……”少年人惊呆了,他阿耶竟然叫他翻长城!

“下回若是来个不好的,多少人都得跑,到时候你也跟着跑了便是,横竖又不止你一人,怕甚。”老汉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