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三十二个泡泡(1 / 2)

橘子汽水 南奚川 3576 字 3天前

夏桑子好像被关进一个很空很大的透明空间里, 她能清楚看见外面的世界,可那是一个无声世界,她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呼吸很慢, 心跳很轻, 一切好像都很平静。

夏桑子的手背被茶水烫红了些, 她并不觉得痛, 把夏父刚才说的话抛在脑后, 转身往阳台走,把扫帚拿过来,弯腰扫地上的陶瓷碎片。

夏桑子不了解夏父,夏父也不了解自己的女儿。

如果非要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夏桑子,夏父大概也只能想到:懂事、乐观、聪慧。

她是一个完全不需要大人操心的孩子。夏父工作的时候, 偶尔听同事聊起子女,多多少少都有点头疼的地方, 为人父母都要跟孩子磨合。

但他没有, 他的女儿没有棱角,乖巧听话。

非要说什么棱角,那也只有一次。高中非要转理科, 大学去上军医大。

夏桑子没有按照夏父给她规划道路前进,没有考外交学院, 双方都不让步,这事之后, 让这段父女关系又结了一层冰。

夏父从事外交工作二十来年, 跟人打交道这件事, 可以说是他的专业,可他的专业他的长处,在自己女儿面前,全无施展空间。

就像此刻,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下一句话,应该说点什么。

夏桑子默不作声把一地碎片打扫干净,将扫帚放回阳台,做完这一切,她似乎忘了客厅还有一个人,转身要上楼。

夏父从座位上站起来,对着夏桑子的背影说:“长辈在跟你说话,你就这个态度?夏桑子,你的礼貌教养呢!”

不,现在不是教育孩子的时候。

话音刚落,夏父已经后悔,他现在说什么都好,唯独不该说教,太不合时宜。

夏桑子的脚步停下,过了几秒,她把脚收回来,转身走到夏父面前,面色淡然看着他。

她的眼神陌生而空洞,仿佛透过夏父,在看一个他不认识的人。

过了几秒,夏桑子轻笑了一下,垂眸不再看他:“前阵子,我……林女士给我打了一个电话问我近况,她很关心我,只是一开始都不知道,我没去外交学院,还往人家招生办打电话。”

她本想说“我妈妈”,可“妈妈”这个词太久没叫,实在生涩难以开口。直呼其名更是承认了夏父刚才说她没礼貌没教养,所以夏桑子为表示尊敬,称呼她为林女士。

夏父对这事儿有印象,他那个前妻打电话来,两个人一开口,难免又吵了一架,落得不欢而散。

想到这,夏父冷哼一声,当着夏桑子的面,嘲讽了前妻一句:“你妈有了新家庭,你以为还能对你的事情有多上心。”

夏桑子配合他点头:“林女士有了新家庭之后,连我如今在哪上大学都记不清,但你马上也有新家庭了啊。”

夏父皱眉,面色不悦:“我和你那个不靠谱的妈不一样。”

“那你有多靠谱呢?”夏桑子扯嘴一笑,讽刺地说,“你靠谱到我们父女一场,十多年来,见面的次数还不到二十吗?”

夏父自觉自己对女儿有愧,语气放软了些:“桑子,我工作忙,你现在长大了应该更能理解才对。”

“我为什么要理解?”夏桑子眼神愈发冰凉,“你今天告诉我,你要再婚,你想听到什么答案?”

“这事儿应该告诉你。”

“然后呢?我反对你再婚你就不结了吗?我抵触一个陌生女人进家门,你会因为我是你女儿,而退让一步吗?我在你这里的分量,会比一个新家庭还重吗?”

“你根本不会,你今天就是通知我,让我心里有数,我马上就会有一个后妈了。”

一向乖巧的女儿突然变成一把尖锐利箭,夏父有点不知如何应对:“你都没见过那位阿姨,别说这么武断的话。”

夏桑子红着眼眶,站在台阶上,俯视着自己的父亲。

他容颜跟以前比没有太多改变,只是多了几条皱纹,可恰恰是这点岁月痕迹,让他看起来比年轻时更有魅力。

他拥有一份极为体面的工作,他是事业有成的外交官,他是为夏家光宗耀祖的国家栋梁,可他唯独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夏桑子突然觉得可笑,她仰头把眼泪逼回去,满身尖刺全对着他:“你没尽过父亲责任,不还是妄求,我拿你当我爸吗?”

她以前一直告诉自己,要懂事要乖要听话,因为老师和长辈都说,父母都喜欢这样的孩子,所以她一直都乖。

她从来没有调皮过,从不惹事,永远是班里最听话的学生。她努力学习,拿很多很多第一,不忤逆父母安排,妈妈让她上很多兴趣班,她去上,爸爸让她天天练西班牙语,她练。

她活得像一个木偶,可明明她已经这么努力,最后她的家庭还是破碎了。

最讽刺的还是,她一直以来的乖巧懂事,竟然变成父母互相推脱的利器。因为她不需要人操心,因为她乖巧懂事,所以她怎么样都可以。

所以乖巧懂事有什么用,她要乖给谁看?她只是好欺负而已。

以前十多年都过来了,夏桑子一直逼自己快点成熟起来,她隐忍克制,不抱怨不责怪,不哭不闹,她从来不觉得累。

可是今天,她好疲惫。

以前她守不住一个家,守不住妈妈,现在连爸爸也守不住。

这么久以来,她一直努力的东西,原来一点意义都没有啊。

在楼上午睡的老头老太太被楼下的动静惊醒,披着外套出来,看见自家孙女哭成一个泪人,还在拼命笑。

夏老太心痛到不行,撇下老伴儿走上去,伸手抱住夏桑子,眼眶也红起来:“怎么了?桑子别哭,有奶奶,奶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