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渭水之战(二)(2 / 2)

隋末 木子蓝色 1691 字 19天前

元礼眼珠一转,道:“为了万无一失,大王还是多带些兵好。依末将看,潼关外并无多少敌军,不如带两万人马走,留下一万守潼关足矣。另外,最好还是派快马往长安,让陛下也调一两万人马赶去临津关。陈破军兵虽少,可这人却不可小觑,狮子搏兔,必出全力。不说蒲津乃关中东侧门,就是冯翊也是我许国重镇,切不可有失,定得速速夺回有上。”

宇文士及想了想,点头同意,当下命令由左骁卫大将军荆无恒率一万人马镇守潼关。他率两万兵马增援蒲津,另外抽调梁元礼、张峻、崔师三将随军同行。并立即派加急信使往长安,请皇帝派一军增援,务必夺回冯翊,且生擒陈破军。

关中,古又称八百里秦川,潼关则是进入关中的大门。黄河经黄土高原南下,至潼关附近遇东西走向的华山山脉,遂拐直角掉头东去,由南北走向变为东西走向的河流。潼关就位于刚刚拐弯的黄河南岸,北靠陡峭的黄河河岸,南为华山山脉,是沿黄河南岸西进关中平原的唯一路口。

越过黄河北岸东西走向的中条山山脉西端,进入河东平原,方是可以西渡黄河的蒲阪津渡口。

总之,从潼关北渡黄河后,须北越中条山山脉,行百余里险峻山路,进入河东平原,方能到达蒲阪津渡口东岸。

黄河之险甚于潼关之险。黄河不同于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水量大,江面宽阔,千里岸线皆可过渡。两岸多支流大湖,可屯集数量庞大的大型战舰,数万大军可乘船蜂拥登岸。黄河渡口只有少量渡船,一次最多只能渡过数百人,对岸若有敌方数千守军,这渡过去的数百人瞬间就会被守军屠戮殆尽。

陈军先前在上游处搭建了一悬桥,可谓是是不走寻常路的奇兵。不过这处悬桥联通的是河东与陇上,对关中的威胁并不太大。可现在陈军攻打蒲津,却让宇文化及十分紧张。陈克复一旦拿下蒲津,那就等于打通了秦晋通道。到时就将有源源不断的陈军从此进入关中,踏上关中大地,易守难攻的潼关对陈军就已不再有用了。

流经关中平原、东西走向的渭河,在潼关附近的黄河转弯处,汇入黄河东去。渭河又与黄河不同,黄河流急,两岸多是峭壁,只有少数渡口可以过渡;渭河流缓,两岸平坦,处处皆可架设浮桥。陈军一旦打通蒲阪通道,大军西渡,那时南下已无险阻;渡过渭河,东去直叩潼关背后,西去则直取长安。

蒲津的作用不次于潼关,宇文士及挥兵急援蒲津,也并不久久因为陈破军夺了他的妻子,抢了他的儿子。他心里十分清楚,陈军先前飞桥连通陇上,已经使得关中局势瞬变。如果再让陈军打通了关中与河东的通道,那时许国就必将灭国。

攻其所必救,陈破军这招虽然大胆,但他不得不救。不过在心里,他也带着一份隐隐的期待。希望这一次不但能解蒲津之危,还能一举击败陈破军,最好是生擒了他。

两万许军连夜出发,一路沿着渭水急行。

潼关沿渭水西行,三十余里路程便到了渭水与洛水的交汇之处,在这里,渭南岸便是隋朝六大仓之一的广丰仓。此处渡河北上,便可沿洛水直上冯翊。

“报!”

一名斥候飞骑而至,滚鞍落马。

“报大王,渭北朝坂城外发现一支陈军,约三千人左右,正猛攻朝坂!”

元礼连忙上前道:“大王,依末将看,陈贼是想要先拿下朝坂,然后渡渭水袭取广丰仓。广丰仓中存粮众多,向来是潼关与京师粮仓,如若被贼烧毁,损失大矣。”

此时天色微亮,将明未明。宇文士及将士们并未疲惫,当下拔剑向北,大喝道:“立即过河,斩杀陈贼!”

此处只有一浮桥连通渭水,但宇文士及此时已经迫不及待,生怕再耽误片刻,朝坂的那三千陈军会逃走。急忙催促兵马渡河,随军五千骑兵抢先渡河,然后便是万五步卒随后。两万兵马围着一座浮桥,挤成了一片密密麻麻的人海。

“快点,加快速度!莫让陈贼走脱了!”

风啸啸,马嘶鸣,人鼎沸!

最先渡过渭水的五千骑兵已经飞奔向北,直冲三十里外的朝坂城突进。剩下的万五步卒缓慢渡河,等五千骑兵早已经走了大半个时辰,这时步卒才不过堪堪渡过半数之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