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2)

蒋凤璎其实心里也是想他的,俩人在一起的时候虽然嘻嘻哈哈的,可是真的离开了他,又觉得身边少了他,连温度都冷了几度。靠着孙书璈的肩膀,感受着他的体温和心跳,蒋凤璎的心里才有了一股踏实的感觉,慢慢的睡了。

何太太吃完了饭见到坐在沙发上三个人,大的、小的都靠在孙书璈身上睡了,孙书璈也甘之如饴的样子,让人不禁想到了这仿佛是一个幸福的一家三口,何太太见孙书璈看着蒋凤璎那温柔的神色,心里暗暗道了声:“冤孽啊。”

她才想起来,宗瑛这孩子从小就是那副脾气,认定了的事再也不会改的,何太太的心就软了起来,想到十几岁开始就被她关爱在心里的孙书璈,虽然是外甥,可是心里拿他当半个儿子还多,哪里舍得让他伤心半分呢?

罢了罢了,宗瑛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何太太这幅脾气惯着孙书璈,否则以孙书璈的身份也不会忽然想学演戏了,就抛家舍业的去了,何太太对他一向是无条件的爱,这心思比他亲妈也不差什么了。

孙书璈并不知道何太太的心里发生了变化,他待蒋凤璎一如既往的好,外面虽然战火纷飞,但是他俩还是觉得心在一起,心里也甜。

何太太对蒋凤璎虽然不满意,但看在孙书璈的面子,到底还是劝自己想开了点,自己女儿还与蒋凤璎是朋友呢,想必这个女孩子也不会差的。

蒋凤璎给韩彩打了电话,可是怎么打也没有通,这个事实让她非常恐惧,后来还是何令昔给家里打电话,蒋凤璎才听见韩彩就在她身边,韩彩心里挺过意不去的,“给你家里打电话没打通,我心里怕你出事,还是令昔说你们可能都在她家里,谢天谢地,你没事就好。”

虽然虚惊一场,但是大家都没事,也都安心了。

何令昔又跟何太太讲了一阵,何太太接到女儿电话显得心里安心了不少,叮嘱何令昔和大哥要好好的,不要回来,日本鬼子没有打进洋人区,还说:“真打进洋人区了,难道他们也要对多国宣战吗?”

又过了三日,战火停了,听说以沙弗为首的多国联合组织在协调日本停战,南京政府方面也在积极的与日本交涉,停止战争。

电台又响起来了,积极号召大家给在前线奋勇拼搏的第四师捐款、捐物资,洋人区因为没有受到战火波及,大家纷纷走出家门,到街头上去给捐款。

这个时候,店铺不开了,舞场不跳了,大家脸上都挂着灾后余生的表情,可是看着自己的同胞就这样死在家门口,大家都非常的沉痛,被称为十里洋场的平城忽然变得平静了,人们安静的在街上排队,在一个又一个张老板和爱国人士组织起来的捐赠点里准备捐赠钱物。

蒋凤璎和孙书璈也揣着钱去捐款,他们在站点看到了挺着大肚子的王师长太太,王师长在前面战斗,王太太在后面也没有退缩,有些百姓知道她是前线战斗的王师长太太,还对她鞠了躬,说是:“向王师长表达感谢。”

王太太说:“当不得你们这鞠躬,作为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平城也是他的家乡,他是不会退后一步的。”

有人听了,都赞王师长才是真正的军人。大家纷纷踊跃的捐款、捐东西。

蒋凤璎和孙书璈都捐了钱,蒋凤璎捐了五千块大洋,孙书璈捐了一万块,王太太自然认出了蒋凤璎,王太太说:“过两天将捐赠的名单整理出来之后,就会登报的,善款的去向也会登报说明的,大家放心吧。”

到了这个危难的时刻,这对离蒋凤璎和孙书璈最近的师长和他的太太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军人本色,他们对这对夫妇充满了敬佩之情。

当天晚上孙书璈回去,就写了一篇稿子,以雁山先生的身份夸赞了前线的战士们,还有还后方捐赠的百姓们,王师长和王太太让人钦佩,他称赞王师长是大英雄,不退后一步是王师长对全平城百姓的承诺。

孙书璈这篇稿子发出去之后,平城这些饱受战争痛苦的百姓看了,无不潸然落泪,都感念起前线战争的第四师和王师长的好。

没几日,和谈没有谈拢,日本从本土又增了兵,与之前都是海军作为主力不同,这次从本土登陆的是日本陆战部精英部队,三千人的全武装部队还有那些压到地面上的坦克都足以让第四师和老百姓们颤抖。

好在南京方面也终于增来了援军,一个炮兵团也加入了战斗,随后从江西和苏州等地都增了兵员,战争一下焦灼了起来。

孙书璈紧接着又写了好多篇稿子支持抗战,每次发出来都获得了巨大的反响,这些百姓们也知道了雁山先生也是平城人,他激励的文章让人们对胜利与和平有了一丝向往。

多国联合组织一直没有放弃调停战争,战争持续了一个多月了,好在日本人并没有封锁洋人区的海运,粮食和生活物品都还供进了洋人区,否则一个多月的封锁,就算战火没有烧进洋人区,也要让他们饿死一大批了。

也许是南京政府终于给出了日本满意的利益,在一个阴雨蒙蒙的一天,日本人停战了。

但是随之而来的消息是王师长死在了前线,连尸体都被炸飞了,只找到了一个沾满了血迹的钢盔。

孙书璈为他写了一篇悼文。

平城的老百姓自发的为他哀悼,有的人甚至将花和信送到了王师长家门口,而这时候,那位王太太正在产房里艰难的生孩子。

南京政府为那些战死的战士们开了一场追悼会,许多老百姓都来参加了,孙书璈和蒋凤璎也站在人群之中,周围到处是哀默的哭声,有人在走到王师长只剩一个头盔的棺材前放下白菊花就受不了大哭了,哭声传染了一片,蒋凤璎和孙书璈也默默的流下了眼泪。

孙书璈放下了他手里的白菊花,看着挂在灵堂上方的南京党国的青天白日旗,他不仅沉思,这就是曾经以自由、民主、平等为宗旨的我们国家的未来吗?

这场战争给平城带来的是更多的悲痛,给蒋凤璎和孙书璈带来的是一段时间的沉静。

作曲家许一白来找蒋凤璎出演一出义演话剧,说要为灾后重建筹集善款,演出所得钱款都捐赠给平城图书馆的重建,蒋凤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过了两天,蒋凤璎还告诉许一白,雁山先生要给他们写剧本,许一白高兴极了。

☆、第76章

蒋凤璎很快投入到许一白组织的话剧义演之中,许一白虽然没有见到雁山先生本人,但是他用书信的形式与孙书璈进行了交流。

没有几天的功夫,尹思道知道了义演话剧这件事,他认为现在大家都在进行灾后重建,就算洋人区的百姓有时间看话剧,可话剧的场次和所挣的钱都还是有限的,不如拍成电影,随着胶卷的拷贝,能看到的人更多。

虽然这件事是许一白组织的,但是他一点私心都没有,还觉得尹思道说得很在理,当下就同意了他的说法,并且主动请尹思道作为这部义演电影的导演。

尹思道提出这个想法当然不是为了争什么导演的名号,他在电影圈里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导演了,根本不差这个名声。

但是许一白再三请他,后来尹思道也觉得大家各司其职也确实能让这次义演更成功,就接下了这个任务。

这部电影叫做《战火中的巨龙》,拍的是第四师战士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尤其是影片最后王师长战死沙场的时候,拍得十分悲壮,电影院里响起了高低起伏的一片痛哭声,都希望王师长不要死。

影片还展现了战后平那些城家破人亡的真实画面,尸体被炸毁,堆在着火的房子旁,路上也有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尸体,房屋尽毁,远处近处都有着火的地方,但是没有人去扑火,很多人跪在街头痛哭的场面,让全华夏的老百姓看了都十分悲痛,

这部电影的胶片后来在战火中没有遗失,尤其是平城的那些真实镜头,流传到后世为研究这场战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当时这部电影的参与人员都在影史上留下了极其生动的一笔。

蒋凤璎在这部电影里演的是华人区的一个普通女性,在家里遭受炮火袭击,孩子在她面前死去,丈夫也被炸死,她面对人生的惨状,悲痛的哭倒在断壁残垣的街头上,她一个人在这场战争之中仿佛渺小的一只蚂蚁一样,这一幕就是报纸的海报,这张照片后来成为战争中十分经典的一张照片。

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市政府将那些无主的空屋开始进行拍卖,将拍卖善款用于灾后重建,报纸上每日都会登载那些被拍卖的地皮,这些地皮上基本都没有房子了,买地皮的人也就得盖房子重建。

蒋凤璎在拍电影之余也在关注着重建情况,王太太说会把大家捐赠的善款去向登报说明,她也在报纸上看到了她的名字和捐赠的数目,这张报纸被她夹在书本里,后来随着她多次搬家也没有丢失。

在报纸上还看到了市政府对于无主地皮的拍卖情况,她扫了一眼,忽然看见“原靓声电台处地皮拍卖,占地200多平米,原建筑物已经毁坏。”刚想往下看去,她的脑海中忽然蹦出了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