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长平之战(8)(2 / 2)

赵王用手抚着腰间的佩玉,脸色平静如水。

满殿诸臣各想各的,或低头沉思,或闭目养神,或轻捋胡须,或神游物外,偌大一个宫殿内,只余呼吸声阵阵,像是一群吃饱了食的金鱼。

牛皮跺地的声音响起,只有御前卫士才有这样的装备,廉颇原本紧闭的双眼也呼的张开了。

作为一个将军,他既信神,又不相信鬼神真的会出现,这有些像是后世的信仰,但却简单朴素的多。

可是黄宣,显然给了他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在这种赵国生死存亡的时候。

严格的说,廉颇只能算是一名优秀的将领,他的本事,与他的名声是不相称的,因此,即便黄宣告诉他,对面的是白起,他们现在正在干什么,将要干什么,面对如今如此不利的形式,他也很难做出什么。

长平之战,是一场典型的国家战略之战,当战略意图达成的时候,再多的战役胜利,也无法弥补了。

因此,这个时候的赵国,也许真的只有神才能救。

赵王的手越抚越快,直到玉佩发热,方才惊觉停了下来。

“王上。”黄宣的声音舒展而清亮,就像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一样。

赵王定了定神,在这个比自己还要小的“商人”面前,他失去了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这让他极不舒服,却又不得不忍受下来。出神的看着龙椅下的地板,赵王丹用低沉的声音道:“平原君,你为宣子解释吧。”

“平原君赵胜?”黄宣不确定的问洛林道,他在资料中看到过这个人。

“没错,战国四公子。”洛林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平原君至少有50岁了,但黑发飘飘,面如冠玉,很有一番美男子风范,他是惠文王的弟弟,现在的赵王丹的叔父,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就是他在长平之战后派往楚国求援的门客。

这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三次被罢相,三次被起复,是战国少数能为人所知的人物。

他从来是很少来参加例会的,黄宣昨日也没有见到他。

赵胜儒雅的跪坐在席上,欠欠身子,道:“我们认为阁下的论断是正确的,因此,想请问您,如今的困境如何解决。”

说的很简单,也很直接,但却确实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样的姿态,在某些场合中,由上位者做出,确有让人心生好感的作用。

黄宣的目光迎来了点头微笑,让他反而有些不好意思,道:“如今局势,除了赵军已经断粮以外,双方损失相当,在下觉得,解长平之围是第一要务。”

说了等于没说,精辟的中国式回答。

平原君仍然虚心道:“那如何解长平之围呢?”

黄宣摇头,道:“我不懂军事,不过我可以送上万石粮食给赵括军,剩下的,就要靠诸君努力了。”

1万石虽只够40万大军吃一天,但对于缓解粮荒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如果足够节省的话,再坚持多几天也并非不行。

“如此,有劳宣子了。”看来,黄宣的回答早就在赵国君臣的意料之中,不过赵王丹还是喜上眉梢,道:“如此,宣子要何赏赐?”他还说不出交易这个词。

黄宣满面含笑的竖起三个手指道:“在下可以送粮食给赵括军,但有三个要求。”

“请说。”平原君很认真的坐直了起来。

“第一,在下在赵国的生意,不能受到影响。”

“这个自然,贵仆可以在东市随意交易,但买卖耕牛的数量要受到限制。”黄宣的交易,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对于缓解赵国的粮荒有极大的好处,毕竟猪肉再好吃,也是不能熬饥的,在历史上,长平大战结束后的赵境一片饿殍。

“没有耕牛就算了。”黄宣喜欢谈判中的你争我夺,他放下一根手指道:“其二,在下还想与贵国做一笔交易。”

“哦?”

“我知道包括平原君本人在内,家中都有不少的牲口、牛马、丝绸,在下愿意用粮食相换,也可缓解贵国的危机,希望平原君能起个表率的作用。不过,无论市场上的价格是升还是降,粮食都是一石90钱,牛马都是2万钱,羊彘2000钱,可乎?”

当市场上的粮食多起来的时候,价格自然会下降,但对于赵国而言,这样的事情也算公平,何况,平原君等人是否明白这样的经济规律也未可知,所以赵胜立刻缓下脸色,道:“好。”

当白起屠尽了长平赵人之后,围攻邯郸期间,平原君就做到了慷慨解囊,以家宅资助守军,令侍妾缝补军士的事情,对更好名声的赵胜而言,只是平等的买卖,并不算什么。

何况,要缓赵括之危,就要再发大兵,这些都是需要粮食的,黄宣的建议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黄宣这时竖着中指,对着赵国君臣道:“最后一条,作为在下帮助大赵的回报,若是夺回上党,甚至进兵秦境,在下要拥有所有物品的优先购买权。”

两三句话解释了什么叫优先购买权,赵王丹将手在几上一拍,道:“寡人许你。”

没有什么,比未来的权益更容易出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