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1 / 2)

偷命 一枚铜钱 2074 字 18天前

杨大闯瞧见他们,一脸不愿搭理。蒋芬起身说:“你们来啦。”

三个儿子没找位置坐下,问了些父亲情况,就没了下文。沉默半晌,才说:“爸,妈在电话里说,手术成功率只有三成。”

杨大闯几乎是从鼻子里出气回答:“是。”

“只有三成,太危险了,而且冒这么大的险,只能再坚持三年五年,风险太大。”

“对啊爸,三成成功率,一点都不算大。”

“要不我们暂时别做手术,等这半年看看有没别的医院肯接。”

蒋芬叹气,说:“你爸的主治医生黄医生最擅长你爸这种病,在国内很有名气,没有比在这做更合适的了。”

儿子激动了,说:“妈,可是成功率只有三成啊。”

一直听着没吭声的杨大闯突然发怒了,气道:“你们是不想让我冒险,还是不想我用钱冒险?”

三个儿子一听,略一顿,立刻说:“爸,你这是什么话,就算你的手术说要五六十万,后续恢复也得好几十万,但那也只是一间小破房子的钱,怎么比得上你重要。而且成功率真的太低了,才三成。”

杨大闯冷笑一声:“房子是我买的,就算我全卖了,也不欠你们什么。我住院这么久,从急诊转到内科又转到外科,你们人在哪?现在说要动手术了,花钱了,你们才跑过来当孝子,晚了!”

他说话一点都不客气,三个儿子觉得有些没面子,但钱确实是老爹的,根本阻止不了。蒋芬怕丈夫继续动怒,抬手推他们走。

动静闹得有些大,同层的医生办公室也听见了,一会黄医生过来,见状立刻上前,对三人说:“你们知不知道病人现在不能生气?你们喊他爸,难道连怎么做儿子都不会了?”

三人见是个医生,倒不怕,干脆把话放嘴边:“要是我爸死在手术台上了,我就找你算账!”

黄医生愣了愣,没有想到身为儿子说话竟然这么恶毒。

一张扫帚突然落在那儿子身上,痛得他回头就要揍人,却看见是他妈。他有点懵神,气道:“妈!你怎么打我?”

蒋芬瞪眼说:“你为什么咒你爸,你还想医闹是吧?不孝子!”

说完,扫帚又朝他们乱打,打得几个儿子又不好还手,只好灰溜溜离开了。

杨大闯气得不轻,儿子走后还在骂:“全是吸血虫,白眼狼!”他重重叹了一口气,又对妻子说,“我要是死了,你要牢牢把钱拽在手里,自己好好过日子。”

蒋芬皱眉说:“你又在说什么胡话。”

黄医生轻轻叹息,说:“明天我们外一科组会开会讨论,安排手术。”

杨大闯点点头,说:“谢谢。”

一场闹剧过后,病房里重回平静。杨大闯又再次叹气,对妻子说:“你回去吃饭吧,一会护工也要送我的饭来了。”

蒋芬没有心思吃饭,她看看削瘦的丈夫,又怕看多几眼会落泪,就走了。

等她走了,杨大闯又跟陶老板道歉,刚才惊扰了他。他躺了半会,大概是心烦,干脆坐上轮椅,让护工推他去外面走走。

陶老板说:“三成的成功率,确实不高。但他的儿子说那种话,也是过分。”

见多了这些的南星心里并没有太多触动,她看看桌上,已经没有苹果的踪影了。陶老板像看透了她的心思,暗暗松了一口气。

短信很合时宜地响起,陶老板扫了一眼,将手机交给南星。

是石八楼现在的住址,显示的却是一家酒店。

南星迅速查找,离这大概半个小时。她立刻起身,边走边说“我走了”,几乎算不上是告辞。

陶老板拾起床上的手机,这人的资料也还不算齐全,唯有住址。但这是酒店住址,那个石八楼现在未必在那了。

一会那边的简讯再次传来——“继续查找中”。

南星离开医院就打车到了凯恩酒店,这家酒店在16—63层,她进了电梯摁下18楼时,指尖微顿。

18楼……石八楼……

她一瞬有了不好的预感,这恐怕又是假的信息。

或许石八楼之前是住在这里,但如今乔老先生的事已解决,他只怕已经走了。

南星取消了18楼,摁了16楼。

电梯停在了16楼,南星直接去了酒店前台,说:“你好,1806号房的那位先生约了我,但刚才敲门没有人回答,请问他是不是退房了?”

前台先是看了她一眼,这才查询,一会说:“刚刚退房了。”

“石先生退房了?”南星皱眉,“我还有很重要的资料要交给他。”

“石先生?”前台对了下资料,微笑说,“小姐是不是记错房号了,1806号房的先生并不姓石。”

南星微顿,石八楼果然从头到尾都是假的。她继续紧皱眉头,说:“难道是在其他房间?”她翻看手机,佯装看讯息,说,“确实是在1806号房。”

前台依旧耐心解释,但因为不能说出客人的资料,没有让南星进一步获取到什么有用的讯息。

住酒店需要用身份证,除非石八楼连身份证也伪造了。

但循着线索查,她至少知道了石八楼这个名字是假的。再查,终会查出她想要知道的事。

“对不起,小姐。”前台终于察觉到她的不对劲,说,“您再问问那位石先生,他住哪号房吧,您既然有重要的事和他商议,那一定知道他的号码吧?您问问,我在这等您。”

南星没有法子了,正要离开,忽然听见旁边有人说:“麻烦回答一下这位小姐要问的事,这件事我会跟你们经理说,出了什么后果,让他来找我。”

声音很陌生,是她没有听过的。但偏头看见的这张脸,却略眼熟,她在各种财经报纸上见过。

前台略有些为难,但还是低声说:“是,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