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节(2 / 2)

参天 风御九秋 2460 字 15天前

分宾主坐定之后,老僧看向南风,貌似在等他说话。

“你没什么跟我说的吗?”南风问道。

老僧欲言又止,最终摇了摇头。

见老僧这般,南风忽然有了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思虑过后出言问道,“你先前所说,这些年一直在此等我,你等我做什么?”

未曾想老僧再度摇头,“老衲只知道施主就是缘法,老衲苦候的也是缘法。”

“能说的明白些吗?”南风无奈摇头,以他此时的见识和智慧,怕是没什么话是他听不懂的,也没什么事情是他不明白的了,但唯独佛家僧侣说的话他还是听不太明白,他甚至怀疑这群人是故意不好好说话。

“那传声之人只是让我在此等候施主,并未言明前后因果。”老僧说道。

南风闻言不耐摆手,“别跟我兜圈子,你在等什么你不知道啊?你需要我做什么你不清楚?”

见南风不悦,老僧有些忐忑,先是合十唱佛,随后说道,“老衲无有所求。”

“你不想离开这儿?”南风追问。

老僧缓缓摇头,“滞留在此也可,往别出去也可,转世投胎也可,万法随缘,老衲不会强求。”

南风原本以为这老僧是上清祖师囚禁在此,以备他此番所需的,但是听这老僧语气,他貌似并不急切的想要离开这里,这是怎么一回事?

南风思虑之际,元安宁在旁开口,“大师,您生前与上清宗有过往来?”

“老衲生平少有游历……”老僧缓缓摇头,貌似突然想起一事,改口说道,“老衲晚年曾经救助过两名年轻的上清道人。”

“那二人当时多大年纪,道号为何?”南风追问。

老僧努力回忆,“二人皆是弱冠之年,年长一些的貌似叫星霜,年幼的当是叫剑霜。”

老僧言罢,南风心里有数了,剑霜真人乃是离落雪和燕飞雪的师父,也就是上清宗前任掌教。

据这老僧所说,他是在晚年才救下剑霜真人的,在他即将圆寂时,剑霜真人的年纪也不大,可能还没有接掌上清宗,由此可见这道禁锢与剑霜真人无关,最大的可能还是上清祖师亲自为之。

倘若这老僧所言不虚,那事情就与他之前料想的略有不同,这老僧并不是被上清宗囚禁的,上清祖师设下这道禁锢,是为了保护他,之所以保护他,是为了报答他当年出手救助了上清宗日后的掌教。

南风沉吟之际,元安宁再度问道,“大师,冒昧相问,您可有绝技在身?”

南风知道元安宁为什么有此一问,但老僧不明所以,不过犹豫过后还是说了,“防身功夫总是会一些的,神通也略有心得。”

元安宁闻言转头看向南风,南风冲其点了点头,元安宁之所以这么问,是为了确定这老僧是不是上清祖师留给他的助力,若想参与年初的斗法,少了法术神通是万万不成的,而今这老僧的回答证实了二人的猜测,此人年老稳重,不发妄言,略有心得只是他的谦逊之词,实则此人的法术神通应该非常厉害才是。

大致的脉络已经显现了,但还有不明之处,那就是大罗金仙不比平常,那可是仅次于混元大罗金仙的存在,是三界的主掌者,仅仅因为宝正和尚当年救过剑霜真人,上清祖师就与他如此之高的奖励,貌似有些不合情理。

此外,根据一个宗派的风气可以推断出这个门派祖师大致的性情,上清宗恩怨分明,杀伐果断,不管是恩还是怨,表现的对较为明显,上清宗对于佛门的态度虽不是非常仇视,也不是非常友好,上清祖师不应该仅凭这一件事情就做出这样的决定,这其中必然还有其他的缘故。

上清祖师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但是否遵从上清祖师的安排还需慎重推度,当务之急是确定这老僧自身的情况,找出上清祖师看好他的真正原因。

想及此处,南风问道,“大师,你口宣齐全佛号,生前定是渡过天劫的紫气高手,又有法术神通,为何不往人多处主持大寺,讲经授法,却自这山中小庙落足自闭,独善其身?”

“南无阿弥陀佛,”老僧合十唱佛,转而幽幽说道,“此事说来话长……”

第六百零六章 佛门中人

说来话长也总得说,南风冲老僧抬了抬手,“但说无妨。”

老僧欲言又止,犹豫良久,摇头说道,“不说也罢。”

南风挑眉看了老僧一眼,没有接话。

沉默,沉默,沉默,一直沉默。

最终还是老僧先开口,“老衲虽是佛门中人,却为同道所不容,参悟的禅理也不被信众所喜。”

南风点了点头。

看得出来老僧是不想详加讲说的,却耐不住南风以沉默逼问,无奈之下只得再度开口,“在世人眼中老衲是个离经叛道的妖僧。”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看你?你都做了什么离经叛道的事情?”南风问道。

老僧闻言苦笑摇头,“恶行累累,罄竹难书啊。”

南风也笑,恶行累累自然不是什么好话,而罄竹难书也多带贬义,想必是当年诽谤这老僧的人所用的词汇。

见老僧又犹豫,元安宁在旁说道,“大师,我们并非强人所难,窥人私密,只是不知前事,便不知缘法因果。”

“施主说的是。”老僧点头,“只是其中多有坎坷波折,一时之间亦不知道从何说起。”

“先说生平,再述恶行。”南风说笑提醒。

南风一提醒,老僧有了讲说的大致方向,合十唱佛之后,开始回忆讲说。

老僧法号宝正,俗家姓刘,本是江北人氏,早些年羯,匈奴,鲜卑,羌,氐五族侵占北方,肆意妄杀,汉人面临灭顶之灾,宝正一家就自北方逃亡南方。

逃亡可不是游历,饿死人是常有的事,眼瞅着不能养活宝正,宝正的父母就将他寄送给了南国的一处寺庙,

宝正剃度时不过八玖岁,聪明伶俐,勤劳不懒,还认字儿。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和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这句话也只是他们说给外人听的,实际上他们大多认为半路出家的和尚成不了佛。

这就像穿衣服娶老婆,没谁喜欢二茬儿旧货,当和尚的人有很多是半路出家,情场失意看破红尘的占了多数,这种人年纪一般都比较大了,经历多了,心也就杂了,很难静下心修佛悟道了。